工業(yè)清洗劑的分類
關鍵詞:
工業(yè)清洗劑的分類
工業(yè)清洗劑的分類(1)有機溶劑。常見的有煤油、輕柴油、汽油、丙酮、酒精和三氯乙烯等。用這種溶解方式除油,可溶解各種油脂。優(yōu)點是不需加熱、使用簡便、對金屬無損傷、清洗效果好。缺點是多數(shù)為易燃物、成本高、適于精密件和不宜用熱堿溶液清洗的零件,如塑料、尼龍、牛皮、氈質零件等。但需注意橡膠件不能用有機溶劑清洗。
工業(yè)清洗劑的分類(2)堿性溶液。堿性溶液是堿或堿性鹽的水溶液,它利用乳化劑對不可皂化油的乳化作用除油,是一種應用最廣的除污清洗液。
乳化作用是一種液體形成極小的細粒后,均勻分布在另一種液體中。在堿溶液中加入乳化劑形成乳化液,能降低油膜的表面張力和附著力,使油膜破碎成極小的油滴后,不再回到金屬表面,以去除油污。常用的乳化劑有肥皂、水玻璃(硅酸鈉)、骨膠、樹膠、三乙醇胺、合成洗滌劑等。需注意的是清洗不同材料的零件應采用不同的清洗液。堿性溶液對金屬有不同程度的腐蝕作用,尤其對鋁的腐蝕性較強。
用堿性溶液清洗時,一般需將溶液加熱到80~90 ℃。除油后用熱水沖洗,去掉表面殘留堿液,防止零件被腐蝕。
(3)化學清洗液。是一種化學合成的水基金屬清洗劑配置的水溶液,金屬清洗劑中以表面活性劑為主,具有很強的去污能力。另外,清洗劑中還有一些輔助劑,能提高或增加金屬清洗劑的防腐、防銹、去積炭等綜合性能。
原理是清洗劑配成的清洗液先濕潤零件表面,然后滲入污物與零件接觸界面,使污物從零件表面上脫落、分散,或溶解于清洗液中,或在零件表面形成乳化液、懸浮液,達到清洗零件的目的。
手工清洗時更應嚴格控制溫度,可用毛刷、擦布清洗。若有嚴重的油污或積炭時,可用鋼絲刷刷洗。清洗前應經一定的時間浸泡,滿足濕潤、浸透的需要。清洗可分為粗洗和精洗,清洗后的清洗液若油污不嚴重時可撇去上層飄浮油污,再次使用。